归因理论的现象及应用
一、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指说明和分析人们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而也称“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
归因理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的推动而发展壮大起来的。
归因理论原本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但是由于其基础性,与人际传播同样有莫大的关系。归因理论源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简单的疑问:为什么?
归因实际上就是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解释,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一件事,如何归因直接影响到我们之后的行为。
二、两种主要归因方式
根据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的归因理论,人通过两种主要的归因方式去解释自己或其他人的行为。
内向归因
把事情的起因归因在行动者的性格,态度,或人格而导致的。
比如说,当一个小孩哭时,如果我们把他哭得原因归因为那小孩调皮,无理取闹,这就是一种内向归因,因为我们把小孩哭的行为看作是他的人格问题。
外向归因
把事情的起因归因在行动者的外在因素或处境而造成的。用回刚刚那个例子,如果我们把小孩的哭归因在小孩其实是肚子饿了或是不舒服才哭的,那我们的归因方式就属于外向归因。
归因理论给我们进行人际传播的启示是:对一个人行为原因的解释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对这个人的认知、态度以至于行为。因而与人沟通中我们在思考“为什么”时,应当避免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对方是什么人,这样才能使我们看待别人或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时采取更客观、理性的态度。
三、归因谬误
一般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归因都是合理的。人们有时候会把在原因产生于外部的时候,依然归因于内部,就产生了基本归因谬误。
基本归因谬误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也由此延伸出几个不同的理论,其中包括自我服务偏见、焦点效应等。
自我服务偏见核心理论是:每个人认为自己比别人强。所以当我们对自己做得好的事情和他人做不好的事情往往进行内部归因。焦点效应指的是:人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是社会中的焦点,很多事情的发生往往与自己有关。所以人往往对自己做得好的事情进行内部归因。
四、归因维度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合理归因是明确努力方向,去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功,同时是对过去事情的全面总结,更是下一步行动的好的开端!
五、在归因中成长
学会积极归因,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
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可控制的原因,将进一步强化成就动机;相反,若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原因,则无助于强化,甚至还会弱化进一步的活动动机。因此,当成功时应多做稳定归因,而失败时要多做不稳定归因,这样才有利于个体保持积极的行为动力。
明确目标,体验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
为什么具有同样智力和技能的人在同一任务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各具不同的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是个体自身潜能的最有影响力的主导因素,对控制与调节个体的成就行为,尤其是在个体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坚持性及策略的采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激发个体为达到目标所付出的持久的努力,勇于面对各种挑战,不怕困难和挫折,力图实现成就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