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思政专题
心不动,你不动,骗子骗不动
——裕华分局致全体大学生朋友一封信
发布日期:【2025-02-18】  点击数:【

亲爱的同学们:

随着寒假的结束,新的学期已经来临,骗子们也都“蠢蠢欲动”“迅速复工”,请正处花季的你们认真阅读此信,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保护自己,保护家人,让电信网络诈骗远离你们的成长之路。目前,高校常见的诈骗类型有以下五种:

一、刷单兼职类骗局

典型案例

大学生小李,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则招聘刷单员的信息,并让他先试着刷一单小额的任务,没过多久就收到了50元本金和10元的返利。接着,对方称有一个大额的刷单任务,返利更高,按照指示购买了价值2000元的商品。这时对方说这个任务是一个系列任务,需要再完成两单才能一起结算返利,于是又继续刷了两单,分别价值3000元和5000元。结果不难想象,骗子带着钱跑路了,小李被骗上万元。

诈骗团伙通过网页、论坛、社交软件大肆散布兼职刷单信息,号称给网店刷单“足不出户、日赚千元”诱骗同学们到网络平台上购买特定物品刷单,承诺交易成功后将本金和报酬一并返还。然而,一旦同学们踏入刷单陷阱,诈骗分子便立即变换手法,以各种借口和手段非法占有同学们的本金。

裕华公安提示

刷单并非正当兼职,一切“刷单返利”广告都是诈骗!任何要求先行垫付资金的兼职工作,都是诈骗!千万不要将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随意提供给他人,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遭受更大的损失。

二、虚假购物、服务类骗局

典型案例

任同学在微信群内看到有人发布售卖手机的信息,遂添加对方为好友,双方谈妥以4000元价格购买最新款iPhone手机 。对方承诺两天后就能收到手机,任同学就通过支付宝给对方转账4000元。但等了多天后手机仍未送到,联系对方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诈骗分子发布虚假购物信息,打着“低价”“福利”“让利”等极具诱惑性的幌子吸引同学们的注意,透露还有更丰厚的福利或优惠,可以通过添加微信等社交好友账号后继续进行交易。添加上好友后,等到同学们彻底上钩并成功转账后,诈骗分子便会就此消失,一个环环相扣的网购骗局实施成功。

裕华公安提示

网络购物需谨慎,高质低价商品私下交易要当心,购物甄选正规官方平台。对于网上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不点击、不明APP不下载,如遇可疑情形,请立即报警。

三、游戏账号交易类骗局

典型案例

大学生小王在宿舍上网时,有人发私信购买他的游戏道具,开始其并不想卖,对方一直往上加价,后来又加上了QQ,要通过第三方游戏平台交易,并声称让朋友来购买,结果游戏道具转让给了骗子,购买道具的钱也被骗子卷走了。

诈骗团伙巧妙地利用各类游戏平台内嵌的聊天系统以及社交软件中活跃的游戏社群,冒充买家或卖家,声称购买或出售游戏账号、装备、收藏品,以“高价、便捷、第三方平台担保”等信息诱导同学们登入指定的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或以私下交易可节约手续费或更方便等理由要求同学们私下转账。

裕华公安提示

网络买卖游戏账号风险很大,随时会面临钱、号两失的危险。大家在游戏充值或账号售卖的时候应选择在官方平台进行操作。避免脱离平台私下转账进行任何无法得到保障的交易。

四、购买演唱会门票骗局

典型案例

陈同学想购买某歌手演唱会门票,由于正规渠道抢不到票,而在短视频APP上就看到有人在售卖演唱会门票,于是就用微信添加了对方,与对方沟通好购票相关事宜后,陈同学就通过手机银行向对方转账了1014元。后来,陈同学再次联系对方咨询取票事宜的时候,却发现已经被对方拉黑了。

诈骗分子一是在演唱会官方开始售票前,发布“有内部购票渠道”“可以买到非常紧俏的门票”等虚假信息,并以定金、辛苦费等各种理由要求支付价款;二是演出开始前,编造“已买到票但有事去不了”“跟对象分手不想去了”等原因 ,在一些二手交易网站“含泪转让”,收到钱就拉黑;三是事先潜伏在微信、QQ等社交软件群里,发布门票销售信息,通过发送虚假网站链接或伪造高仿门票实施诈骗。

裕华公安提示

演唱会门票请通过官方发售渠道购买,不要相信微博、抖音、小红书、微信群、二手交易平台等非官方渠道发布的所谓内部发售、含泪转让、低价出售等虚假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五、冒充同学、好友类骗局

典型案例

大学生小傅,在手机QQ中收到同学消息,对方称因微信上不去,需要借钱。小傅信以为真,就按照对方的要求,先后用微信扫码转账970元。后小傅在微信同学群里看到有同学发截屏出来问此事是不是真的,才意识到同学的QQ被盗,自己被骗了。

诈骗团伙会同时盗取多个账号,并通过同一个账号群发好友消息,引诱防范能力差的同学上当受骗。通过模仿好友语气,利用同学们在社交平台对好友不设防、不怀疑的特点,得手后,迅速转移钱款。

裕华公安提示

添加好友要谨慎,在收到自称是老师或者是同学发来的好友邀请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贸然添加对方微信,如对方提出金钱方面的往来要求,一定要通过见面,原来存的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核实,避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及财产损失。

还需要警醒的是:部分在校学生由于社会阅历不足、法治观念淡薄,已成为非法买卖“两卡”的重要群体之一。在校学生和青少年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主要为出租出借出售电话卡、 银行卡、支付账户以及微信等互联网账号,“搭建手机简易组网GOIP”“ 搭建固话VOIP组网 ”“ 贩卡洗钱 ” 等等。

2024年12月1日,《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的实施,将对涉“两卡”违法犯罪大学生的个人产生深远影响。在学业上,可能面临退学或无法顺利毕业的困境;在个人信用方面,不良记录将伴随其一生,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受限,难以获得他人的信任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在职业发展上,受到惩戒的经历将成为求职路上的巨大障碍,限制了个人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请同学们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网上处处是陷阱”,主动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才能避免落入诈骗“圈套”。

最后,祝同学们学业有成,健康、平安、快乐地度过校园生活的每一天!

 

 

                              石家庄市公安局裕华分局

                                   2025年2月

 

学生处网站 学生处长信箱:xscz@hebcm.edu.cn